所在位置:鬼怪屋 > 民间异闻 > 浏览文章

县令设宴请原告

2022年02月08日 作者:鬼怪屋 来源:鬼怪屋故事网民间异闻
金朝时,元好问到镇平县担任县令。他上任第二天,就遇到了一宗奇特的卖地案。 这天一大早,有人前来告状。 元好问接过状纸一看,状纸上写道:现有本县金家庄村民金二状告本村秀才金诗书,金诗书虽饱读圣贤之书,但不行圣贤之礼,四体不勤、五谷不分,以致家道中落,沦为赖皮。其父生前曾将村东三亩三分地以五百两纹银卖给原告金二,但其父死后,金诗书耍赖死不认账。望大人明断是非,替小民金二做主。 元好问看罢状纸问金二:“你说金诗书父亲生前把地卖给你,可有卖地契约?” 金二连忙从怀里掏出卖地契

金朝时,元好问到镇平县担任县令。他上任第二天,就遇到了一宗奇特的卖地案。

这天一大早,有人前来告状。

元好问接过状纸一看,状纸上写道:现有本县金家庄村民金二状告本村秀才金诗书,金诗书虽饱读圣贤之书,但不行圣贤之礼,四体不勤、五谷不分,以致家道中落,沦为赖皮。其父生前曾将村东三亩三分地以五百两纹银卖给原告金二,但其父死后,金诗书耍赖死不认账。望大人明断是非,替小民金二做主。

元好问看罢状纸问金二:&ldquo你说金诗书父亲生前把地卖给你,可有卖地契约?&rdquo

金二连忙从怀里掏出卖地契约,交给元好问。

元好问看了一遍,见契约上卖地因由、立约日期、方位面积、证人等一应俱全,急忙令衙役传来被告金诗书。

金诗书还不知出了什么事,一到县衙大堂,对元好问轻施一礼,问:&ldquo不知大人唤生员到此有何见教?&rdquo

元好问说出金二状告他的事由。

金诗书就斯斯文文地辩解:&ldquo非也,非也,子虚乌有,子虚乌有!夫子曰&lsquo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!&rsquo此等下作小人之语,岂可信乎?&rdquo

元好问看着金诗书酸溜溜的作派,心中暗笑,下令金二的几位证人到堂。在堂上,证人们都说金二状纸上说的是实情,咬定是金诗书想赖账,甚至还嘲笑金诗书,说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这块地在哪儿!

元好问眉头一皱,问金诗书:&ldquo你家的这块地究竟在哪儿?&rdquo

金诗书眼珠子翻了半天,才犹豫地说在村南。

他的话引来哄堂大笑:众乡邻全都知道,状纸上也写得明明白白,那三亩三分地在村东,金诗书却把自家的地说成了在村南,说明这小子确实是在信口胡说!

元好问一拍惊堂木,喝道:&ldquo大胆,竟敢在大堂上糊弄本官!人证物证俱在,你还有何话说?&rdquo

元好问的惊堂木一响,吓跑了金诗书的&ldquo之乎者也&rdquo。他连忙&ldquo扑通&rdquo跪下,大呼冤枉,并结结巴巴地说出事情的始末。

金诗书从小闭门读书,中了秀才之后,更是&ldquo两耳不闻窗外事&rdquo,从不下地干活,全靠老父亲下地耕作养活。金诗书还说,他听父亲说起过,邻居金二看中了他们家的三亩三分地,但老父亲一直到死都不曾变卖祖宗留下的田产。如今这份契约一定是假的。

原告人证物证俱在,被告则大呼冤枉,至此,这宗卖地案成了棘手的&ldquo闷葫芦案&rdquo。元好问眉头紧皱,他寻思自己既名&ldquo好问&rdquo,何不问上几问?于是他命人把金诗书等人暂且带下,单单留下原告金二。

元好问客气地请金二坐下,和颜悦色地与金二拉家常。金二见新来的县令爷没有一点官架子,预感自己不但能赢得土地,而且会赢得特有面子。

元好问与金二说东道西,净问些不相干的事儿。突然,他状似随意地问金二:&ldquo按照当地规矩,交割地契那天你家一定吃过酒席吧?&rdquo

金二点头,说置田买地是大事,置办酒席天经地义。

元好问又问证人是否全部都请到了。

金二说:&ldquo一个都不少。&rdquo元好问听了直夸金二办事有条有理,绝不是胡搅蛮缠、惹是生非之辈。

接着,元好问又让证人一个一个进来单独问话。他态度和蔼、笑容可掬,都问些鸡毛蒜皮、不痛不痒的事儿。不过所有回答,都让师爷一一记录在案。

元好问问完话,重新升堂断案。众人突然看到,在县衙大堂正中间端端正正地摆了一张八仙桌,周围放了几把椅子。大家都在心里犯嘀咕:莫非县令爷今天要在大堂上请客?请谁呢?

这时,元好问微微一笑,开口说话了:&ldquo本案断到这一步,已经接近尾声,真相即将水落石出。本官今天兴致很高,特地在大堂上专设一席,款待原告、证人,大家辛苦了!&rdquo

元好问说到这里,大堂上一阵骚动,金二一帮人欢天喜地,互相道贺;而金诗书则大呼冤枉。

正在这时,只听一声惊堂木响,人们静了下来。只见元好问霎时变了脸色,厉声对金二一帮人说道:&ldquo卖地契约上的日期,离今日不远。原告、证人对那天的酒席上的事想必记得清清楚楚。现在就请诸位按照刚才自己说的座位入席,师爷已经记录在案,谁坐错席位,本官定公事公办,严惩不贷!&rdquo

这时大堂内外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人们,好戏开始了。只见大堂上金二一干人在那里抓耳挠腮,不知如何是好,好不容易下了决心,却又出现了几个人抢一个座位的混乱场面。

元好问不动声色地向金二问道:&ldquo金二啊,那天你就是这样待客的?&rdquo

大堂内外响起了一片哄笑声。

金二头上早已冒出了黄豆大的汗珠子,他一看纸包不住火,连忙&ldquo扑通&rdquo一声跪倒在大堂上,大呼:&ldquo老爷饶命、老爷饶命啊!&rdquo接着便招认了自己与同伙的罪行。

原来,金二早就对金诗书家的三亩三分地垂涎三尺,千方百计地想骗过来。前些日子,他见金诗书老父亲一命归西,金诗书又昏昏然不理正事,就与一群酒肉朋友合谋,伪造了一份卖地契约。金二本想趁着新县令刚刚到任,来个浑水摸鱼,谁知道元好问不露声色,设席问案,三问两问就使他露出了马脚。

元好问秉公依法惩办了金二一伙,也为金诗书主持了公道。现场百姓无不拍手称快。

金诗书再三谢过了元好问后,仍迟迟不肯离开大堂。他站在大堂磨磨蹭蹭想了半天,才对元好问说:&ldquo大人断案,如日月经天,明镜高悬,使生员自愧弗如,感触良多!思虑再三,赠大人一联,望大人不吝赐教。&rdquo接着,他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,&ldquo元好问有学问贵哉敏学好问。&rdquo

元好问一笑,不假思索地对出了下联:&ldquo金诗书喜读书惜乎饱读诗书!&rdquo

部分文章源自网友投稿或网络,如有不妥请告知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修改或删除。

如果您有故事想与鬼友们分享,请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邮箱:ra216@qq.com

相关推荐

  • 蝙蝠称王

    即使才华满腹溢,衣着褴褛被人欺;蝙蝠用计飞得高,因没羽毛受压抑。太初时期,众鸟儿们要选蚌鸟王。那时,大家商定:哪个最早看见太陽升起,它就可以做鸟王。蝙蝠与鸽子两个虽能同时早早地看见日升,为了自己能当上鸟王,蝙蝠欺骗鸽子让吃干炒面,故意耽延。结果,蝙蝠虽提前见到了日升,但鸟儿们并不承认它为鸟王...
    民间异闻 2022.02.23 73
  • 骨牌戏乾隆

    乾隆第六次下江南,皇家船队来到了扬州府南的湾头镇地界。由于时近黄昏,夜航不便,船队便就地在运河河面上停泊。乾隆平时喜欢玩骨牌。当晚用过晚膳后,乾隆回到船舱,拿出骨牌,准备把玩一下。谁知一数,却发现骨牌少了一张黑三点!乾隆心中不由一凛,命人叫来了苏总管。苏总管得知骨牌失踪后,顿时吓出了一身冷...
    民间异闻 2022.02.21 31
  • 不该盗的墓

    民国时期,关外有个不起眼的小村子,住着石大和石二兄弟俩。这二人整日里不务正业,没几年就把祖业败光了,家里只剩下一条瘦得跟皮影似的老狗“秃头”。 这年临近年关,兄弟俩躲债回来,饿得两眼直冒绿光,无奈之下,两人想到了一个见不得光的营生—盗墓!之前听赌友“白酒鬼”说过,村...
    民间异闻 2022.02.08 28
  • 经典传递贴囍字等

    经典传递:贴囍字等 贴囍字现在,办喜事的人家总要在门窗上贴个大红“”字,渲染喜庆气氛。这一传统,传说与王安石有关。王安石年轻时进京赶考,途经马家镇,他见一户人家门口挂着一副对联,上联写着“走马灯,灯马走,灯息马停步”,下联却是空白。王安石觉得怪异之余,也赞叹书写上联之人的聪颖。第二天,王安石便...
    民间异闻 2022.01.15 7002
  • 招牌该给谁

    招牌该给谁 作者:裴文兵 比比孝心徽州城里有一家叫“满堂春”的糕点作坊,一向生意兴隆。最近,作坊主人刘掌柜有了一件烦心事。刘掌柜有两个儿子,大儿子名叫刘家继,小儿子名叫刘家承,都已二十多岁。自古以来,兄弟大了要分家,而且,刘掌柜知道自己年事已高,到了该将生意交给儿子的时候了。让他感到烦恼的是...
    民间异闻 2022.02.18 33
发布评论